尖扎黄河大桥12人遇难,上海200骑手集体抵制物业新规|工劳小报 #67 新闻刊
编者按
本期收录工厂工地、服务业、白领和其它四个分类的劳动者新闻,并在文末以工劳推荐的形式整理近期值得推介的优质平台、深度文章、报告等,读者可根据兴趣自行点击阅读。
在过去两周,尖扎桥塌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与不久前六名大学生命丧浮选池的新闻一起,构成了生产安全领域的两道刺目红线。上海骑手对部分小区物业新规的抵制彰显了打工人的群体力量,国内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的判决生效,向社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。然而,劳动者普遍的弱势地位依旧,无论是未成年女主播们在解约上遇到的难题,还是教培行业的“甩班费”
山西14名零工暴雨失联,人社部征求超龄劳动者权益意见|工劳小报 #66 新闻刊
编者按
各位读者朋友好!本期为新闻刊改版第二期,收录工厂工地、服务业、白领、政策法规四个分类的劳动者新闻,并在文末以工劳推荐的形式整理近期值得推介的优质平台、深度文章、报告等,读者可根据兴趣自行点击阅读。
过去两周,山西14名零工在暴雨中失联遇难,其中多为中年女性,乡镇劳动市场的零散化,叠加频发的极端气候灾害,使村镇中老年女性劳动者面临更多生命威胁。与此同时,人社部就超龄劳动者权益公开征求意见。参与提出建议,
东北六学生选矿厂遇难,长沙四工人被困井下|工劳小报 #65 新闻刊
00
改版说明
各位读者朋友好!为了提升内容质量和优化阅读体验,小报将进行一系列改版。从本期开始,小报区分“新闻刊”和“主题专刊”。新闻刊将继续筛选整理当期的劳动者新闻,并精简内容类型,方便读者实时了解最新动态,发布频率暂定为每两周一期,保持一定的时效性;主题专刊则聚焦特定话题,深入梳理某一劳动事件、现象或议题,每月发布一期。
此外,
付费工作的骗与真|工劳小报 #64 副刊
01 茶话会
付费工作的骗与真
上一期茶话会编辑部的小伙伴们聊了聊“假装上班”——那些在失业间隙仍掏钱租工位、维系“上班外观”的人:有人为填补简历空窗,有人为逃离家庭高压,展现了当代青年人对“没有正经工作”标签的深切恐惧。马乙己将其归为“付费实习”的延伸,指出交通、餐费、房租早已把实习与就业拉进“
烟花易爆,工人难逃|工劳小报 #64 新闻刊
01 本期重点
烟花易爆,工人难逃
6月16日,湖南省临澧县山洲村一烟花厂发生爆炸,造成9人遇难,26人受伤。事故发生后,有媒体披露,自2023至2025年,该厂多次因“改变工房用途”、“超核定药量储存”等问题被立案调查;又因“余药清理不及时”、“消防设施配备不规范”等隐患被责令整改。执法处理的罚款金额从5000元到5万元不等。
工作的幽灵:谁在“假装上班”?|工劳小报 #63 副刊
01 茶话会
工作的幽灵:谁在“假装上班”?
调整声明
各位读者朋友好!结合新近收集的问卷反馈,我们发现既有茶话会板块尚未能满足大家的期待,因此决定对本板块做一些调整。
自本期小报开始,每期话题提出后,将由小报编辑们抛砖引玉,为各位读者朋友呈现ta们的疑问、分享和探究。我们期待当大家看到小报编辑的看法和疑惑后,能踊跃投来自己的异见、补充、解答,最终形成讨论,
临时演员,长久困局|工劳小报 #63 新闻刊
01 本期重点
临时演员,长久困局
提到群众演员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横店——那个被称为“中国好莱坞”的影视基地。每天,成千上万的“横漂”在各个剧组之间奔走。但事实上,全国范围内的影视基地、城市街头,甚至偏远郊区,都可能藏着大量群演。Ta们是剧中一闪而过的“人肉背景”
“法定”工资难到手|工劳小报 #62 副刊
01 茶话会
“法定”工资难到手
跳楼讨薪、罢工讨薪、抗议讨薪......这些事件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:打工人的工资权利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侵犯,即便《劳动法》已明文保障劳动者按时足额获取工资的权利。虽然维权的法律依据是清楚的,维权的行为却并不总是经济的,维权条件苛刻、周期长、耗费大、结果不确定,本应如阳光般普惠的权利,劳动者却需付出不菲的代价才能得到。
当教育变得“灵活”|工劳小报 #62 新闻刊
01 本期重点
当教育变得“灵活”
近年来,教师讨薪事件频发。2024年10月,江西樟树滨江中学200余名教师被拖欠班主任津贴、晚自习补贴等加班费,部份教师通过缩短授课时间、拒绝晚自习等方式抗议;2024年11月,湖南某民办高校因拖欠教师数月工资引发教师罢课维权;2022年起,福建漳州龙海区第一中学南太武学校拖欠1900余名教师该年份班主任津贴逾2年。教师这一职业“稳定”“有保障”的印象正在被现实刺破,然而,
医院关停,医护埋单|工劳小报 #61 新闻刊
01 本期重点
医院关停,医护埋单
自2022年新冠疫情封控解除以来,全国上下陆续有许多医院忽然拉闸停诊,留下的不止是空床,还有一群被迫离开的医护人员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,大致可以归结于以下三道冲击:
第一道冲击是财务断裂。 近几年来的集采让 25 类常用药价格平均下降 50% 以上;随后 DRG、DIP 打包付费将常见病种定为“